市民在吃品農場采摘。
吃品農場一隅。
吃品農場各類瓜果蔬菜及禽類應有盡有。
曾經是馳騁于中興通訊的高級工程師,如今卻卷起褲管在農場里種樹養豬,池小寧的選擇讓很多人不理解。對于別人的看法,池小寧笑著說:“人到中年,我想干點不一樣的事,想讓更多人從中嘗到甜頭。我出錢,村民出力,專家出知識,我們一起在這片沙地上創造更多奇跡。”
返鄉創業當起農場主
當大學老師、做高級工程師、自主創業成老板,池小寧的每一次選擇都讓周圍人驚訝。2020年,他放棄深圳優渥的生活工作環境,選擇返鄉在金鳳區良田鎮林場社區承包幾十畝土地當起農場主。
記者見到池小寧時,他正卷著袖口,精心打理兔籠。“快來看我養的兔子,我出錢買兔種,雇村民幫我養殖,兔糞還能循環利用給果蔬上肥……”池小寧難掩內心激動,循環經濟、綠色農業的美好愿景在他的經營下一點點展開。
剛承包下這片土地時,池小寧雇了兩輛挖掘機用時三天才將其翻整出來。那時候,他就下定決心,要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循環經濟、綠色農業。他給這片土地起了個名字——吃品農場。
扎根這片土地沒多久,池小寧就跟周圍村民打成一片,有事沒事就到周邊集市上采購。兔子、灰雁、綠孔雀、藏香豬、雞、鴨、鵝成了吃品農場的第一批落戶動物。
再后來,池小寧又從寧夏農林科學院購買各色樹種,雇周邊村民翻地栽樹。池小寧跟寧夏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們學技術,他說:“一畝地養50只雞鴨鵝,雞鴨鵝和雜草、果樹就能達到一個平衡狀態。樹林里的蟲子、青草是雞鴨鵝的食物,它們的糞便又能為果林成長提供肥料。這時候雞鴨鵝養得最好,果樹病蟲害最少,雜草也最少。”
為管好農場,池小寧花重金雇傭村里的種植行家,請他們打理農場的同時,也向他們學習技術。種植苜蓿能減少雜草,兔子糞漚肥能節省肥料錢,生物菌劑能改良土壤……池小寧每天都在學習,從一位西裝革履的IT精英變成了每天和泥土打交道的“新農人”。
靠著科學種養,池小寧的吃品農場很快就發展起來。兩年多來,吃品農場種了20多種果樹,養了20多種家禽及觀賞動物。
眼下,吃品農場里杏子沉甸甸地掛在枝頭,蘋果樹、梨樹、西梅、無花果等各類果樹長勢喜人。池小寧喜不自勝:“以后農場對外開放,我希望農場里每個季節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果子。”
苦心經營期待高回報
一邊用心種樹養雞,一邊努力創造高附加值農產品,池小寧像最初開發這片荒地一樣,抱著拓荒的心態不斷嘗試,苦心經營下他也期待高回報。
今年,吃品農場種植了一批外來客——100多株熱帶香蕉、一株咖啡和幾株木瓜。
池小寧興奮地告訴記者:“這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引進的新品種,專家在這里開展耐寒香蕉在中國西北地區設施栽培技術研究,栽植一個月時間竟然長了一尺多高。”
記者在現場看到,偌大的溫棚里,一棵棵熱帶香蕉頑強地生長、各個精神抖擻。這些熱帶香蕉不僅在這里順利存活,還不用打農藥。池小寧告訴記者:“這個新品種抗病蟲害能力超強,農科院專家每周都來指導種植,10月就能掛果,12月就能成熟。可以連皮一起吃,甜得很。新品種香蕉一根售價80元,在日本銷售得特別好。”
與熱帶香蕉一起扎根的咖啡、木瓜,也用了同樣的栽培技術。池小寧精心呵護著這片大棚,每天晚上都用手機查看棚里的溫度濕度,白天也會定期到棚里查看生長情況。
種植熱帶香蕉,只是池小寧嘗試的一小步。吃品農場里,他還養殖著二十多頭藏香豬。去年,池小寧報著試試看的心態養殖了十幾頭藏香豬,不想賣到深圳一公斤售價高達100元。今年,農場擴大養殖規模,還沒等出欄,香豬們已經被訂購一空。
嘗試初見成效,池小寧努力書寫的奇跡,已有收獲。如今,在農場里干活的村民達到二三十個。開辦至今,池小寧已在農場投入幾百萬元。問及投入與回報,池小寧說,“兩年前這里還是不毛之地,現在啥都有了,村民在這里打工,我在這里學知識。等農場對外開放時,就會有進賬,村民就能有穩定收入。”
這兩天,池小寧琢磨著雇幾個廚藝好的村民,把天臺的廚房運用起來。“這樣吃品農場除了綠色無公害的新鮮果蔬,還有特色農家美食,就是真正的‘吃品農場’了。”池小寧不禁笑開了懷。
(記者陳玲/文郎凱/圖)